最新消息 施正屏一审获刑四年
25日,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,发言人朱凤莲就近期台海热点问题作出回应。
朱凤莲介绍,24日,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施正屏间谍案作出一审宣判,认定施正屏犯间谍罪,判处有期徒刑四年,剥夺政治权利二年,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万元。人民法院严格依法审理案件,充分保障了施正屏的各项诉讼权利。
△施正屏(资料图)
大学教授成为台湾情报机关
发展运用的对象
施正屏,1960年出生,台湾人。案发前,施正屏是台湾师范大学教授,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,就是台湾间谍机关的运用人员。
丰富的阅历和人脉关系加上专业的素养,让施正屏进入台湾“国安局”的视野。2005年,施正屏的老师邀请他参加一个饭局,同来吃饭的还有两个台湾欧亚基金会的人,其中的联系人叫周德益,是台湾“国安局”制内间谍。
两人逐渐熟络后,周德益开始向施正屏提要求,要求施正屏到大陆来要向他报备,帮他收集一些材料,而且收集情况只能向他一个人报告。
2010年,施正屏收到大陆某科技研究院发来的邀请函,施正屏把这个信息报告给周德益后,便来了大陆。在交流过程中,主办方提供了一些材料,当时施正屏看了这些材料觉得很有用。
施正屏时刻想着周德益的需要,会后他找到主办方领导,说资料太多看不完,想借回酒店晚上再研究一下,对方同意了。当天晚上回到旅馆,施正屏就拍摄了这些文件,回去以后就把这些文件交给了台湾的“国安”单位。
搜集会议资料、政策评估等
13年领160万台币间谍费
在给台湾“国安局”搜情的过程中,施正屏慢慢了解了周德益的需求。重点是会议资料的搜寻、政策评估以及名片的搜集。
在搜情的过程中,周德益根据情报的重要性给施正屏付费,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。施正屏手头拮据,为了拿到更多的钱,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主动为台湾“国安局”撰写报告。
从2005年到2018年,施正屏以台湾学者身份到大陆搜集情报,内容涉及政治、经济、两岸关系、政策法规等多个领域,通过公开套取、打探刺探、金钱收买、物质利诱等手段获取“一带一路”、亚太战略等方面数据和内容,其间共领取间谍经费160万台币。
来源 | 央视新闻、新闻联播